智创未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高端装备技术研发、生产、检测、产业研究、专业化众创空间、智慧金融、智能销售、大宗商品交易及物流一体的大型平台性企业,是北京大学创新创业服务及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整合产业资源,引进先进技术,采用新兴商业模式,推动传统制造产业转型升级,以“四新”促“四化”,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做大做强中国制造业。
公司采用非地孵化模式在北大科技园打造智创未来高端制造创新中心,实现高端人才及先进技术的引进,助力山东“双招双引”工作并已成功引进胡正寰院士斜轧技术及汽车轻量化研究所资源,与洛阳轴承研究所达成协议,开展深入合作,高标准建设质城检测中心,依托全国轴承标准化委员会进行全方位技术支持,参与国家标准化体系的制定,形成功能完备的自主创新生态体系,破解轴承制造领域专用装备技术和滚子技术质量水平2大制约轴承行业发展的瓶颈,提升检测试验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技术、质量、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胡正寰院士从事轴类零件轧制(斜轧和楔横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工作40多年,是中国轴类零件轧制技术主要开创人,为中国轴类零件轧制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做出重要贡献,系国内轴承领域顶尖专家,对轴承产业转型升级有着巨大推动作用,斜轧轴承滚动体是一种先进的绿色生产技术,具有高效、低耗、无污染、低噪音等优点,与锻造、切削生产零件相比较优势明显,主要体现在效率可以高出4-10倍,材料利用率平均达85%,生产成本平均下降30%左右,斜轧轴承滚动条技术已经推广300多条生产线,其中出口美国、日本等国家16条,该技术在整体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符合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要求,这项技术是冶金轧制技术与机械轧制技术交叉发展的结晶,是轴承滚动体生产的发展方向。
设立院士工作站是国家深入实施人才兴企战略,推动科技英才“双百双千”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鼓励和吸引国内外高端智力参与经济建设的重要引智举措,是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山东省开展科研合作搭建创新和服务保障平台的重要载体,可以充分发挥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海外国家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在助力山东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创新型省份中的重要作用。
智创未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设立胡正寰院士工作站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中国工程院胡正寰院士及其团队为核心,以质城检测、洛阳轴承研究所、全国轴承标准化委员会为依托,联合进行产业技术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的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随着智创未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院士科研团队的合作深入,必将对聊城市的科学研究、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产业升级、产业集群形成、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